34.深宫池乱
榆儿与栗原坐在远处树下。 “你来皇宫这么久了,可有探到皇宫中有什么好宝贝吗?”榆儿道。 “宝贝倒是不少。”栗原道,“不过,能算得上好的可也没几个。” 说着自袖中掏出一件物事来。 “这是什么?”榆儿接过来,拿在手中看了一回。 暗红颜色、圆身长嘴、弧形把手,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土陶茶壶罢了。 翻过壶底来看,上书着三个字:“断流壶”。 “这有什么稀奇的?”榆儿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 栗原既然拿了,想来定非凡物,只是,实在看不出它有什么玄机。 “别看它样子不起眼,却是个了不得的宝贝,东西存入其中,可以不朽不腐。”栗原道。 “不朽不腐?”榆儿又看了一回,仍不得其妙。 “肉眼当然看不出来了,你看也白看。”栗原道。 “那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奇效?”榆儿问道。 “我是听那个天玄老道说的。”栗原道。 “他?”榆儿奇道。 “那日我在崇清殿听皇帝、太子、天玄,还有几个大臣在谈论明丹国的贡品。那个天玄老道就说‘天下奇珍异品虽多,独以我浣月国断流壶为最,所盛之物,能不朽不腐,遍观天下,无有出其右者’。” 栗原学着天玄道长的样子,踱着方步、压着嗓子,还捋了捋长长的胡子。 “恩,学得还挺像。”榆儿笑道,“所以你就去找这个宝贝了?” “当然!”栗原道,“既然有这样的好东西,怎能错过?” “你在崇清殿,那个天玄老道没发现你?”榆儿奇道。 “我在常福体内,借了他的身体。”栗原道。 “也对,你的入魂术是比我强些。”榆儿点头道,又问道:“可还有别的宝贝吗?” “这还不够好?”栗原道。 “不是不够好,再好也只有一件啊。”榆儿道。 “你若是喜欢,就给你就是了。”栗原道。 “君子不夺人所爱。”榆儿将断流壶塞到栗原手中道。 “你是君子吗?你是狐妖、还是个女妖。”栗原笑道。 “我若拿了你一件,还不被你讹上了?我才不上你的当。”榆儿道。 “这倒是,这么好的彩礼都送了,不如我们把正事办了吧。”栗原凑近榆儿脸旁邪笑道。 “有胆你就试试?”榆儿向他扬了扬眉,歪头笑道。 栗原伸出双手,作势要扑向她。 榆儿背着双手笑望着他。 栗原忽然不动了,两眼瞪着远处,道:“这小子不傻呀,我没白忙活。” 榆儿忙回头看时,只见远处迟凛正抱着宁葭,好像还在说着什么,不过究竟远了些,听不见他们的话。 迟凛放开宁葭,伸手轻轻在她脖子上的伤痕旁碰了碰,怜惜道:“还疼吗?” 宁葭摇摇头:“已经好多了。” 宁葭望着迟凛的脸,额头上、脸颊上有四五处青紫,伸出一只手来,也在他伤处旁边摸了摸,轻声道:“疼吗?” “不疼。”迟凛望着她柔声道。 宁葭再看他胳膊,还扎着布带,倒不见血迹了。 “是慕云会受的伤吗?要不要紧?”宁葭道。 “只是点轻伤罢了,并不要紧。”迟凛道。 “怎么不当心些?”宁葭道。 迟凛拉过她一手,轻轻握在手中,笑道:“既然这么担心我,就早些嫁了我,天天看着我就好了。” 宁葭便任他握着,却不知该说什么,只红着脸低着头。 小时候两人常在一处玩耍,偶尔也教她拉弓使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握着她手教她写字、拉弓时,她忽然会羞涩了。 玉润雪白的脸上晕开淡淡绯红的模样,在不经意之间竟已深深刻入岁月的记忆之中。 “二姐她,会不会也……”宁葭忽然开口,却又顿住。 “会不会什么?”迟凛道。 “会不会也、对你……”宁葭道。 “放心吧,二公主喜欢的人,不是我。”迟凛道。 “那是谁?”宁葭道。 “就是蒙家四公子蒙翰振。”迟凛道。 “啊?”宁葭倒有些惊奇道,“真的吗?” “自然是真。”迟凛笑道。 “你怎么知道的?”宁葭道。 “上个月他们一起去郊外骑马,你知道吗?”迟凛道。 “二姐?她怎么能出宫?”宁葭更是惊奇。 “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只会乖乖地呆在皇宫里吗?”迟凛望着她笑道。 他忽然收了笑意,对宁葭正色道:“以后别出来了,我会去见你的。” 宁葭点了点头。 “你出来时间也长了,该回去了。”迟凛道。 “怎么回去?”宁葭道。 “怎么来的还怎么回去。”迟凛道。 说罢扬声叫道:“妖狐,出来。” 叫了两声,榆儿与栗原已在近处。 “你给他送美人儿,他却叫你妖狐。”栗原向榆儿笑道。 “也没叫错,我就是狐妖。”榆儿倒不在意,亦笑道。 走近宁葭身边,悄声道:“怎么样?开心了吧?” 宁葭望了望迟凛,绯红着脸,也不言语。 榆儿立直身子,道:“那就回去吧。” 回头又对栗原道:“还烦你送他回去吧。” “知道了。”栗原道,微微扯着嘴角笑了笑。 “走吧。”榆儿对宁葭道。 宁葭又望着迟凛。 “回去吧。”迟凛向她正色道。 榆儿仍将宁葭抱起,纵起身来,蓝影闪过,向皇宫掠去。 这边栗原已纵上树梢,丢给迟凛一句话:“自己回去吧。” 夜色漫漫,他早已不见了身影。 迟凛辨了辨方向,往净月城走去。 宁葭回至蒹葭宫,满心欢喜夹杂着种种羞涩,躺在榻上折腾了许久方才睡去。 夜风轻悄,榆儿趴在宁葭身旁睡得正熟,忽然被一阵低低的痛苦的声音惊醒。 只见宁葭紧皱着眉头,蜷着身子,一双手抵在下颚紧紧握着拳头,微张着嘴,发出痛苦的哼声。 怎么了? 榆儿凑上去拱她的脸想叫醒她,没想到她的脸上竟然湿漉漉的。 是汗珠? 榆儿忙用头直拱宁葭。 宁葭猛然睁开眼来,望见了眼前雪白的身影。 榆儿正望着她。 宁葭连忙坐起来,摸了摸榆儿的头,歉意地小声说:“吓着你了吧?没什么事,只是一个旧梦罢了。” 榆儿跳下床来,跑到旁边的架子上叼了一张汗巾来。 宁葭接过汗巾,笑道:“谢谢你,榆儿。” 宁葭用汗巾擦了擦脸,望着眼前的小狐狸,叹道:“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小便总是做这样的噩梦。熊熊的大火,好像就烧在自己身上似的……” 榆儿听了,亦是奇怪。 宁葭再次轻轻摸了摸榆儿的头,轻声道:“谢谢你叫醒我,现在没事了,睡吧。” 榆儿就偎着宁葭又睡下了。 宁葭却还睁着眼,回想起与迟凛城外相见之事, 心中雀跃、欣喜,再难入睡, 所以早早便起身来,在书案前提笔写字。 写了几笔,又只是拿着笔发呆。 榆儿还趴在里间软榻上睡着,也不出来。 门忽然被推开了。 敢这么用力推门的,除了芳容,再没别人。 宁葭抬头,果见芳容急急跑了进来。 “三公主、三公主,好消息!”芳容满面兴奋,向宁葭大声道。 “什么事?”宁葭忙问道。 “今日一大早就有人来给二公主提亲了!”芳容跑到书案前,喳喳道。 “哦。”宁葭只轻轻应了一声,心中道,“蒙家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三公主,你猜是哪家?”芳容不顾宁葭的平淡反应,神秘地向宁葭眨眼道。 “猜不到。”宁葭微微笑道。 “是、萧丞相家!”芳容已等不及要公布这个大消息。 “萧丞相家?”宁葭吃了一惊。 怎么,不是蒙家吗? “是啊!”芳容道。 宁葭愣了片刻,又问:“说了是二公主吗?” “应该就是的。二公主不是还没出嫁吗?提亲那当然得先是二公主啊。”芳容猛劲点头,“萧夫人现在就在皇后娘娘的德庄宫呢。” 看宁葭凝神不语,芳容又接着道:“要是二公主许了萧家,那三公主和迟校尉就……” “芳容、不许胡说!”芳绮抱着青花花瓶,插着几株娇艳的海棠花,自梨花门走了进来,喝住芳容。 芳容闻言,便收了口。 “芳容,以后再别这么口没遮拦的了,你挨几个嘴巴没关系,万一连累了三公主,看你可怎么办。”芳绮向芳容叹了口气道。 “知道了。”芳容倒乐意听芳绮的,又想起来方才的话,对芳绮小声道,“萧夫人来给二公主提亲的事儿,你听说了吗?” “听说了。”芳绮点点头道。 “这么大的好消息,你也开心一点嘛。”芳容对芳绮的平淡倒颇为在意。 “我自然开心,不过不像你,都嚷嚷出来罢了。”芳绮向芳容笑道,接着又道:“不过,还不知道皇上怎么想。” “这倒是的。”芳容亦道,“不过,总算有转机了。” 芳绮走至书案前,将海棠花瓶放在宁葭眼前,道:“三公主,你最喜欢的海棠花,好看吗?” 盛开的海棠花粉嫩娇艳,吐着幽微芬芳。 “恩,好看。”宁葭展开笑颜,凑近海棠花瓣闻了闻。 此时永平帝则率领太子熙肃、及其他留守将领并一干年轻后杰,于净月城外十里亭侧迎接御风国战胜回国的辅国大将军蒙匡及随行将士。 此战持续了三年之久,终于捷报呈御、凯旋班师。 “迟凛怎么不见?”太子熙肃悄悄向迟家三子迟厉问道。 迟厉,字长谨,年十七。 “今日一早便去寻他,并不在家中,还以为他早早便来了。”迟厉道。 “既早已出门,怕是有什么事耽误了。”熙肃道。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才见迟凛催马赶来。 待走近时,看他脸上多了几块青紫清晰可见。 “二哥,你的脸怎么了?”迟厉向迟凛悄悄问道。 “没什么,练习时不小心伤了。”迟凛只道。 熙肃望了望他,只对他微微笑了一下。 不一会儿,只见沙尘滚滚,大军回至。 蒙匡等来至近前,翻身下马,与永平帝跪拜行礼。 永平帝下了銮驾,与蒙匡相见。 旁边常福等已斟满酒杯。 “蒙将军,沙场征战,劳苦功高,孤王略备薄酒,聊慰将军戎马之功,请!”永平帝举杯向蒙匡,先饮尽一杯。 “蒙匡身受皇恩、边疆卫国不过份内之事,岂敢言辛苦。多谢皇上赐酒!”蒙匡亦满饮一杯。 蒙匡,字齐国,长年征战,赫有战功。 永平帝又端起一杯酒来,向云麾将军庞化虎、归德将军乔凌宇、恒德中郎将何齐等道:“诸位将士戍边守城、保我浣月国万千黎民百姓平安,功德无量,孤王略以薄酒相敬,诸位辛苦了!” 说罢亦饮尽此杯。 众将相陪,亦饮尽杯中之酒。 “乔将军。”永平帝向归德将军乔凌宇道。 “末将在。”乔凌宇上前跪拜行礼道。 乔凌宇,字乘风,十岁从军,屡建奇功。 “桓川一战,你妙计得胜、居功至伟,不负孤王期望。”永平帝道。 “皆是蒙将军深谋精策、众将士扶持之功。”乔凌宇道。 永平帝向他微笑点头,回銮驾端坐。 “这个乔凌宇,真是厉害!”迟厉向迟凛悄悄道,“听说那一战杀了御风国第一大将军、歼敌数万,逼得御风国不得不认输投降。” “他确实文韬武略不俗,十几年前与迟越国一战亦巧计得胜,自那以后便屡建奇功,从一个小小执戟长步步升来,如今已经是正四品了。”太子熙肃亦道。 “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迟凛点头道。 细看乔凌宇浓眉深眼、直鼻宽额,虽然风霜满面,但一身英气逼人。 “我以后也像他那样就好了。”迟厉望着乔凌宇道。 “你已经几日不曾练功了?”迟凛望着他笑道。 “我、我这几日有些事务罢了,明儿就开始练!”迟厉脸上有些发热,嘴上却不服。 “好,明儿可不许再偷懒了。”迟凛向迟厉道,与熙肃相视而笑。 诸事既毕,御辇先行,浩浩荡荡往净月城回转。 征战诸将先回府邸,沐浴更衣,午后重新入朝,于崇清殿与永平帝跪行大礼。 常福手捧圣旨,宣读封赏。 辅国大将军晋骠骑大将军、赏封地五十亩、白银五千两。 云麾将军庞化虎赏封地二十亩、白银三千两。 归德将军乔凌宇晋怀化将军、赏银两千两。 其他诸将各有封赏不一。 “蒙将军,如今我浣月国国力如何?”永平帝向蒙匡问道。 “赖先祖基业、皇上治国有方,如今浣月国国力日盛。明丹、御风皆与我国交好,西方、北方暂时安定。”蒙匡道。 “依蒙将军所见,如今迟越之战该当如何?”永平帝道。 “迟越自新王即位以来,陆续吞并了周边四五个小国,渐渐成势。又经五年修整,如今粮足兵锐,正是劲敌。”蒙匡道,“且迟越多深山沟壑,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确是棘手。” “蒙将军所言,正如孤王所想。若迟越不来犯边,两相交好,是两国之幸。如今迟越承天王盛年大志,野心勃勃,对我浣月虎视眈眈,迟越之战时歇时起,虽不曾让他逞威,但也使我军将士疲于应战,实乃我浣月之患。”永平帝说罢这些,面现难色。 “御风国战事告捷,北方安固,民心大安。待将士们稍作修整,可再往迟越,以分君忧。”乔凌宇上前道。 “有乔将军这样的英才,是我浣月之幸。”永平帝点头赞许道。 “皇上谬赞了,蒙将军筹谋深远,末将不敢居功。”乔凌宇道。 “乔将军不必过谦。”永平帝道,又转向蒙匡,“如今年轻一辈亦颇有英才,蒙将军既在京中,不防多加指点。” “遵旨。”蒙匡道。 “今日诸位将士远归疲惫,早些回去歇息吧。”永平帝道。 于是众将谢恩告退。 蒙匡却未动。 待众将皆去,上前向永平帝道:“皇上,末将尚有一事。” “但说无妨。”永平帝道。 蒙匡便跪地道:“末将斗胆,想替犬子求娶二公主”。 永平帝听了,虽然有些突然,倒也在情理之中,便道:“蒙将军有此美意,孤王明了。待我与皇后商议商议。” “谢皇上。”蒙匡行过礼,便回转府中。 晚间,永平帝忽然来到邺妃所居敬邺宫。 这里他并不常来。 二十多年前,西凉兵败,他与邺妃才刚刚成婚不久。 邺妃刚有了第一次身孕,惊闻父亲在边关被赐死,悲痛之下,孩子也没能保住。 自那以后,他与她之间,总隔着一层厚厚的障碍。 她的怨恨,不敢向父皇和自己发泄,却指向了另外一个同样失去了至亲的人。 他不常来敬邺宫,同样也不常去承静宫。 二十多年前,自己无能为力,而二十多年后,这个结依然未曾解开。 邺妃似乎并不惊奇他的到来,跪于宫门前,恭恭敬敬接驾。 “最近朝政繁忙,有一段时日未曾过来探望了,你还好吗?”永平帝道。 “多谢皇上记挂,臣妾一切都好。”邺妃答道。 永平帝便坐了。 “皇上今日来,是有什么事吧?”邺妃望着永平帝道。 永平帝也望着她,想来她应该已经知晓了。 “今日蒙将军与孤王说了一件事。”永平帝便也不再说那些无用苍白的托辞,直说道。 “蒙将军?”邺妃倒显得有些吃惊。 “是啊,蒙将军四子蒙翰振,英武能战,算是年轻一辈中的英杰,与宁阳年纪相当,所以……”永平帝道。 “不行!”邺妃却忽然截然地打断了他的话。 永平帝有些尴尬,整了整脸色,又道:“蒙将军为国征战,其子亦为人中豪杰,不会亏了宁阳的。” “皇上。”邺妃忽然离座,双膝向永平帝跪道,“臣妾一生别无指望,宁阳是我唯一的希望。臣妾只望她嫁得个安稳之家,平淡一生。” “邺妃、你这是何意?”永平帝道。 “蒙家虽然军功至伟,其子亦是人中英杰,只是将门之后,难免沙场征战……”邺妃说至此处,顿了顿方接着道,“皇上,今日还未见过皇后吗?” 永平帝听了她前面几句,心中已明了。 只是忽然听到后面这句,倒有些不明白了。 “尚未见过。”永平帝道。 “皇后只怕有些要事要与皇上说。”邺妃道。 “既如此,那孤王便去皇后处看望看望。”永平帝道。 说罢便起身走出,往德庄宫而去。 “皇上。”懿庄皇后将永平帝迎入宫内,笑道:“皇上大喜了。” “哦?皇后也已经知道了吗?”永平帝道。 “知道?”皇后怪道,“是萧夫人亲自来跟臣妾说的,臣妾自然知道了。” “萧夫人?萧丞相府?”永平帝奇道。 “是啊,今日一早,萧夫人便来懿庄宫,说要为三子求娶宁阳呢。”懿庄皇后笑道,“这可不是大喜吗?” “难怪。”永平帝道。 “难怪?有何事?”懿庄皇后道。 “方才孤王去邺妃宫中,她说皇后有要事与我说。”永平帝道,略略皱了皱眉,“这可为难了。” “皇上有何为难?”懿庄皇后道。 “今日蒙将军亦与孤王说了,要四子与宁阳结亲。”永平帝踌躇道。 “这……”懿庄皇后闻言,亦面现难色,“这确是难办。” 低眉默思了一回,忽笑道:“这其实也不难。” “哦,皇后有何办法?”永平帝道。 “二公主宁阳正是待嫁之龄,所以两家有了良缘之意,自然都求了二公主的姻缘。三公主宁葭年纪还小些,其实现在谈婚嫁是尚早了些。不过既然如今蒙萧两家皆求娶公主,皇上必然为难,也可先为三公主订下亲事,过两年再完婚。这样岂不都妥当?“懿庄皇后言至此处,笑望着永平帝。 “原来如此。”永平帝亦点头笑道。 稍时又为难道:“这蒙家萧家皆求的是二公主宁阳,如今三公主却与谁家呢?” 懿庄皇后想了想,向永平帝道:“方才皇上去敬邺宫,邺妃怎么说呢?” 永平帝闻言,想起邺妃所言,向懿庄皇后道:“她不愿将宁阳许予蒙家。” “皇上、你呢?”懿庄皇后问道。 “她若不愿,便不好勉强。”永平帝道。 懿庄皇后点了点头道:“皇上既然顾惜邺妃妹妹,那宁阳可许萧丞相家,宁葭便许蒙将军府,两全其美,岂不是好?” “正是。”永平帝露出了欣悦的笑容。 隐身在屋梁之上的榆儿却听呆了:三公主就这么被定出去了?
榆儿与栗原坐在远处树下。 “你来皇宫这么久了,可有探到皇宫中有什么好宝贝吗?”榆儿道。 “宝贝倒是不少。”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