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粮草祸百姓殃,前世债今世偿
两人行得半日,至下一个村落时,远远看见四处皆布士兵,并无百姓出入。
见有官家之人,清漪对柳默道:“我不便与你同行,你先去探听,我在这里等候。”
柳默点头自去。
把守的士兵见有人靠近,将手中长枪对着柳默:“这里不许人出入。”
柳默施礼道:“不知有何紧要军情,要封锁道路?”
其中一个士兵道:“与你无干,速速退去。”
柳默也不与他争执,离了村口,悄悄绕至一侧,跃进外围矮墙,进入村中,只见村内寂寂无人。
柳默四处寻找,忽见一处粮仓外一队士兵围坐在前面空地处,像是在休息,粮仓门口有四五个士兵把守。
柳默便从屋后摸至屋顶,掀开瓦片,往下望去。
只见百来个村民,皆被捆绑了扔在粮仓内,男女混杂、妇孺皆有。
不知有何事,要将这些村民羁押于此。
想起上一个村子的惨状,柳默心中只怕不好。
在屋顶等候了约半盏茶的功夫,见一个士兵离了粮仓往东走去,便下得屋来,悄悄跟去。
那人至僻静处便要小解,柳默将长笛抵住他。
那人只当是刀剑之物,不敢作声。
“若要性命,只管如实答话!”柳默道。
那人忙点点头。
“为何将这些村民羁押此处?”柳默道。
“好汉,我们只是当差的,并不知晓。”那人道。
柳默手上加了些力道,那人忙道:“是知府大人下的令。”
“所为何事?”柳默道。
那人道:“因、因为茅庐山草寇劫了官中粮草,知府大人几次攻打,都、都没能取回粮草,所以拘了这些村民,责令草寇十日内归还,如若不然,每过五天,就……”
那人顿住,柳默道:“说下去。”
那人道:“每过五天,就、就将一个村子的人全部、处死。”
柳默大惊:“匪寇劫了粮草,与村民何干?”
“繁州赋税沉重,那些人多是村中无有生计,落了草的,各村中总有几个,其家人都还在村中。”那人道。
柳默手起一掌,将那人击晕,复悄悄出了村子,回至清漪处,将所见情形告知。
清漪亦是大吃一惊:“这知府这般泯灭人性!朝廷竟无人管吗?”
“这繁州远离京城,那知府周德最善与人周旋,朝中人大多得了他的好处。他在此地苛捐重税,滥施酷刑,并无人管。”柳默道。
“他既这般了得,为何还会为了这区区粮草之事,行此恶孽?”清漪道。
柳默一时不语。
“怎么?”清漪道。
“那周德、在这远离皇城之地呼风唤雨,且向来独断横行、说一不二,”柳默道,“他此举,只怕并非为了粮草,只是……”
“只是什么?”清漪道。
柳默皱眉道:“只是、不容许别人挑战自己的权威罢了……”
清漪忽然跃出几步来:“走,去繁州知府衙门。”
“作甚?”柳默道。
“杀周德。”清漪道。
“不可。”柳默惊道。
“为何?”清漪道。
“牡丹之事时,你曾言杀孽最重,轮回时须受极刑,你不可鲁莽!”柳默道。
“我却不怕。”清漪道。
“无论如何,万万不可。”柳默道。
“我自有道理。”
清漪说着已飞身出去,柳默忙跟出,在后道:“周德此举,不过是为粮草被劫一事。若粮草能追回,或可一为。”
清漪此时想起柳默亦是为此事而来,听他言之有理,便停下脚来。
柳默亦停下,对她道:“如今我且去与那周德借些兵力,将粮草找回。”
当下两人绕过此村直奔繁州知府衙门。
到得地方,清漪仍然避过,柳默自上前报了姓名。
不一会儿来人将他请进府内。
周德迎出:“柳公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柳默只道:“不敢。”
看那周德身形瘦削,举止儒雅,不想竟有这样禽兽心肠。
这边清漪隐身梁上,瞥见这周德样貌,险些掉落下来:真是前世今生,冤家路窄!
周德这边问柳权安好,柳默谢过。
一时寒暄已毕,柳默道:“不知粮草之事如何?”
“匪寇猖狂,不过下官定当追回,以报朝廷。”周德道。
“不知周知府如何追回?”柳默道。
“柳公子不必忧心,下官自有安排。”周德道。
柳默知他不欲人知,也不再细问,只道:“如今我奉父亲大人之命,前来追回粮草,望周知府借我些兵力。”
“这个容易,今日便可点去。”周德道。
周德见两番攻打,皆未成事。
今见有人愿替自己去教训那帮不知死活的匪寇,自是乐意,当下点了八千士兵交给柳默听令。
柳默谢过,当日便在府衙内歇下,只待明日出兵。
次日辰时,柳默领兵来至茅庐山下。
兵贼对阵,双方皆是摇旗呐喊。
柳默未及出言,一阵箭雨已然飞出,柳默自以长笛嗑开飞来之箭,其后兵士则以盾遮挡。
一马当先前来迎战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皮肤黝黑的中年壮汉,使两柄大锤。
柳默仍是一管玉笛。
那壮汉将两柄大锤舞动起来,招招生风。
柳默并不与他硬接,展开身形,轻灵避过。
虽然左肩伤未痊愈,但清漪所用之药甚有奇效,如今已无大碍。
那双锤力道虽大,却是笨重不堪。
柳默看准时机,玉笛点他手腕,他忙闪过。
然而柳默比他更快,二次点至,终未能避开,左锤脱手飞出。
那壮汉只得右手一锤,仍砸将过来。
柳默仍然闪身躲过,玉笛击在他右臂之上,此锤亦落地。
柳默身尚未稳,忽自林木间飞出一支箭来,直指柳默,眼看避之不及。
清漪隐于树上,见此情景,忙将一颗石子掷出,将箭羽打落在地。
那使锤的壮汉失了兵器,铩羽而回。
又有十数支箭同时飞向柳默,此时他已站稳身形,舞开长笛,将飞来之箭尽皆击落。
忽又上来一人,长髯宽脸,使的却是一把剑。
剑术大抵轻灵,柳默与他战了十来个回合,尚未得势。
再战了两个回合,柳默佯装败落,回身便走。
那人见得了利,赶将上来,柳默迅速转身跃起,玉笛点他百会穴,那人应声仆倒在地,晕在当场。
若论这二人身手,与那日长鞭者及九环刀者较之,其实相去不远。
只是今日单打独斗,柳默并无吃力之感。
那周德一介文人,只善钻营,不懂用兵,虽亦来攻过两次,都是大败而回,他便想出剿村的法子,逼那些草寇就范。
此时对方见两战落败,当下又跳出来五人并刚才败走两人蜂拥而上,将柳默围在当中。
柳默手中既无兵刃,只得一管玉笛,渐渐便落于下风。
周德与他之兵将中,亦有几人稍可得力。
先前两次落败,有些怯战,初时并不近前。
此刻见柳默连胜两场,长了点胆子,便也有三人上前助战。
官贼数人战在一处,刀来剑往,枪戟交错。
清漪在树上,将石子一一扔出,皆中贼人手腕。
那些人兵器脱手,自知难敌,纷纷退去。
这边数人便赶过去,后面兵士亦蜂拥而出,杀伐之声,轰然如雷。
柳默却止住众人,不使其追赶,对逃走的众贼大声道:“我今只欲取回粮草,并不伤尔等性命。”
那边亦不答话,却转出一人,宽额窄脸,双眉倒立,手握两把大刀。
那人向柳默抱拳道:“在下陆焕天,是这茅庐山大当家。今年天旱,生计艰难,实是无奈,方劫了这粮草以解茅庐山之困。”
柳默亦与他一揖道:“陆大当家,想这粮草纵再值多少银钱,怎能以性命交换?”
陆焕天道:“那周德在繁州多行不义,今日这粮草即便交予他,只怕他出尔反尔。”
“柳默自会让他释放村民。”柳默道。
“只是那义山村,已为荒地,又作何说法?”陆焕天道。
柳默知他所言必是那里无疑。
清漪一直在远处观看,并不曾现身。
此时见那人提及此事,只觉愤懑满胸。
“此事事关重大,柳默必会奏报朝廷,还民以公道。”柳默道。
“我如何信你?”陆焕天道。
“你若信我时,是繁州百姓之福,若不信我时,今日就只能得罪了。”柳默道。
这陆某原便是盗贼出身,被缉拿之后逃出,至这远离京城的繁州,谋了当时大当家陈某性命,坐了他的位置,并非良善之辈。
这繁州百姓,其实与他无干,他并不挂心。
自劫了这粮草,官祸不断。
虽然那周德无能,自己多次取胜,但寨中人众亦多有损伤。
如今柳默几场力战,面不改色,想是难与之辈,若与他动起手来,万一落败,失了威信,以后如何服众?
又有其他各将助阵柳默,今日只怕不能讨好。
是以便顺水推舟,对柳默道:“望你勿要失了信约。”
当即令人将几车粮草推出,十少其二,柳默这边令人接过,道声:“多谢。”
带领一行人,随即回转。
周德见柳默取得粮草回转,自是大喜,命人设宴,为柳默接风洗尘。
又问山贼情况如何。
柳默道并不曾伤其性命。
周德便有些不悦:“此等贼人,早就该死,以正王法,怎可这样轻易饶过?”
“如今百姓生计艰难,落草为寇者多是无奈之举,”柳默道,“若周知府多体恤百姓,此祸自可消去。”
周德闻言,只淡然道:“周某自当尽力。”
柳默亦不与他争执:“如今粮草虽已追回,但是尚有不足,望尽快补足,送往甘州。”
“自当如此”。周德道。
“那陈家村中百姓,周知府打算如何处置?”柳默又道。
周德听他问起此节,知他已经知晓自己为逼迫贼寇而屠杀百姓一事,却并不惊异,亦不慌张,只道:“粮草既已追回,周某自当处理妥当。”
柳默便不再多言,道:“此间事了,我需速回慕州回禀,不宜久留。”
周德略加挽留,柳默只道军情紧急,明日便启程,周德也便作罢。
柳默回转驿所,自待回慕州写本参奏。
然自己只是个典籍吏,确实难为,唯有与父亲柳权商议,尚不知柳权作何说。
这边清漪悄悄转入,知他为此事烦恼,对他道:“不必费事了。”
柳默道:“为何?”
清漪道:“我已在他茶中洒下九转回肠毒粉。此毒初时七日发作一次,发作时腹中剧痛难忍,神思模糊。即便平日亦是隐痛随身,日日食其精髓。半年后三天发作一次,疼痛更甚,一年后便是日日发作,命长命短,只看他了。”
柳默不想清漪有此一举,大惊失色:“你这是做什么?”
清漪冷声道:“此等禽兽,岂可久留?我今便要他尝尝这九转回肠的厉害,日夜苦痛、生不如死!”
柳默见她言语时,冷若冰霜,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柳默抓住她双肩,痛声道:“那周德虽然该死,只是你、你为何不顾极刑非要这么做?”
清漪沉声道:“当年我不曾做到的事,今日必要一并讨回!”
“当年?何事?”柳默奇道。
清漪望着他,泪光闪现:“你竟忘得如此干净……”
言毕直望着柳默,泪珠滚落。
柳默上前与她拭泪,她却又躲开,站开两步,仍是直看着他。
柳默不知她究竟经历过何种伤痛,以致有此一举,心中只觉可怜可惜,轻声道:“清漪,你可告与我,让我与你分担。”
清漪却不再说话,自开门踏出:“明日城外等你。”
想起那日清漪异状,难道她与长离的分离,与此有关?
“忘得如此干净”,又是何意?
柳默思忖良久,然而他一介凡人,何能想到如此深远,只道清漪仍将自己视作长离是以有此一言,心中不免悯惜深痛。
两人行得半日,至下一个村落时,远远看见四处皆布士兵,并无百姓出入。见有官家之人,清漪对柳默道:“我不便与你同行…